【林炯明】氣象與人生

課程名稱:氣象與人生 
授課教師:林炯明
修習年份:112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點名(每堂必點)
期中考+期末考(考選擇題)
會有一些課堂作業,比環境倫理學多一點

課程評論:
上課內容很有趣,有很多關於氣象、氣候變遷的基本知識,還有一些航空知識。
老師人很好,如果有申請獎學金、研究所的需求,可以先跟老師說,
分數就不會太低,但也要有相應的付出,至少要來上課吧。
這是我第二次上炯明老師的課,可以感受到這學期考試難度比上學期的環境倫理學高一點。
不過考試內容也都是出自上課講授,老師也不是刻意要當人的類型。
這學期因為加班翹了三次課,作業都有交,學期成績九十出頭。

【王怡茹】臺灣民俗與文化

課程名稱:臺灣民俗與文化
授課教師:王怡如
修習年份:110-1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出席率40%、期中分組報告30%、期末個人報告30%

課程評論:

(一)通常在剛上課時就會點名。課程主要會分週介紹台灣的禮俗、飲食、信仰、藝陣、建築和節慶等文化,期中分組報告會安排在每週上課開始前,結束才講課。上課氛圍很輕鬆,老師偶會點同學發言,問題都很簡單或是發表個人經驗而已。

(二)期中分組報告約4至5人一組,每組的報告主題老師會先在前1、2週確定,要上台報告和繳交書面報告,由各自組員的能力決定作業完成的難易。期末個人報告只有書面報告,主題是介紹自己的家鄉,行政區越小分數會越高,譬如某個里。

(三)但總成績給分不算甜,9字頭初就是最高分囉,所以對成績有高度要求的人要考慮。

【李添富】台灣話的語源與文化探索

課程名稱:台灣話的語源與文化探索
授課教師:李添富
修習年份:111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課程評論:

大水課,上課就是聽老師講故事以及一些由風俗習慣所引出的人生哲理。個人覺得沒什麼東西學到

平常上課會發的台灣諺語習俗的句子,跟著老師把裡面的習俗諺語的緣由,演變,歷史,哲理給抄上就行。

評分方式忘記了,但就只要期中和期末考有來考就行,考試內容就是從諺語裡跳幾個,然後五道申論題,考的都是上課老師說的,所以一定要抄。考試時可以帶抄的筆記開卷考(限紙本,或列印紙),可以跟別人借來抄,但不要直接複製。

【鄧軫元】財政、租稅與公民

課程名稱:財政、租稅與公民
授課教師:鄧軫元
修習年份:111下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出席率(實驗成果)

課程評論:

主要是每個第一節課進行不同的經濟學實驗,第二堂課再解釋這項實驗的所牽涉的知識與實際的應用。實驗基本上都蠻好玩的,可以對應到許多現實中的現象也很有趣。

老師人很不錯,講話相當風趣。不過偶爾會請假,不會另外補課。

成績據說是以每個實驗個人得到的分數去計算,但應該是以出席率為主。沒有任何考試和報告,給分也很甜。

【葉仁昌】財富與社會

課程名稱:財富與社會—大師觀點及導讀
授課教師:葉仁昌
修習年份:111
難易程度:★☆☆☆☆
推薦程度:★★★★☆
評分方式:期末個人書面報告+出席

課程評論:

這門課不會教如何賺錢,而是從哲學、思想、倫理等角度探討財富的一些議題。上課方式:老師唸書,偶爾會參雜一些時事評論,平常語速和緩,但講到激動處也會非常義憤填膺。我自己是覺得內容都滿有啟發的。

上課要求:要帶課本(老師寫的書),手機不可以放桌上,也不可以睡覺。因為上課幾乎沒有互動,所以如果不在意上述要求,應該會覺得偏輕鬆。

期末報告就是讀書與上課心得,字數5,000以上。另外,雖然不常點名,但老師說缺席會嚴重影響分數,缺席三次會當掉。

【王冠生】邏輯與思維

課程名稱:邏輯與思維
授課教師:王冠生
修習年份:111
難易程度:★★☆☆☆
推薦程度:★★★★☆
評分方式:期末個人書面報告+期末紙筆測驗(不可開書)+平時回答問題加分

課程評論:

老師用自編簡報教課,通常第一節課是邏輯題目醒腦,第二節課是講解邏輯的一些名詞跟概念。偶爾老師有事的話,會指派觀看電影,並且寫心得。上課步調比較徐緩,沒什麼壓力,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每節上課必點名,上課回答問題有加分。沒人回答也可能點人,通常是前幾排看著老師的或最後一排睡覺/滑手機的中標。

這學期評分是期末個人書面報告+期末紙筆測驗。期末考就是考上課的內容。平常也會有回家作業,但不確定有無列入評分。90分班排34。

【蔡怡玟】通識微型課程-藝文陶冶

課程名稱:通識微型課程-藝文陶冶
授課教師:蔡怡玟
修習年份:111-2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累積參加校內或校外藝文活動18~20小時,並繳交學習日誌。

課程評論:

  1. 微型通識只會有P和F,所以不會計入學期成績平均。
  2. 參加完藝文活動後,需要完成「學習日誌」,撰寫約700字心得並附上活動照片。
  3. 期中和期末都需要與老師約談,每次約談都可以採計1小時的時數,約談方式是用線上meeting。
  4. 學期中老師會定期公告校內的藝文活動,可以多多注意。如果校內的活動無法參加,也可以找校外的博物館或美術館(不確定時數能否採計的話,也可以寄信問老師)。
  5. 期末會讓我們把整學期的活動日誌上傳到雲端,並同時填寫時數累計的檢核表。如果本身就喜歡參加一些藝文活動,那這門課不算是太困難,甚至可以盡早完成所有學習日誌,避開忙碌的期末周。

【徐芳霞】經濟學概論

課程名稱:經濟學概論
授課教師:徐芳霞
修習年份:111-2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平時(出席+平時作業+課堂加分)60%、期中考20%、期末考20%。

課程評論:

  1. 有指定教科書,上課用PPT授課,另外老師也會以板書的方式,補充課本上沒有的例子。
  2. 平時上課老師會發紙張給我們,課堂上會指定要做哪些題目,下課時要把答案紙繳交回去。老師會以答案紙作為點名的依據(老師很看重出席),通常不會看作答的內容,但如果老師有批改作答內容的話,答對的越多也會作為加分的項目。
  3. 平時上課回答問題或是自願上台寫答案都會加分,不過課堂加分有上限(不太確定但好像是10分)。如果考試沒有很理想的話,也可以靠加分補救一點分數。
  4. 期中考和期末考不算太簡單,都是計算題或是要畫圖形解釋(沒有選擇題),但如果有上課而且有複習,應該不會太難(大多都是老師上課有講過的題目)。

【楊喨智】Python資料科學-公共事務與法學應用

課程名稱: Python資料科學-公共事務與法學應用
授課教師:楊喨智
修習年份:111-1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出席率+平時作業+平時考試 100%

課程評論:

  1. 課程有分「通識課程」和「法律系選修」,都是同一個時段上課,但老師評分方式會有所不同。前者評分方式是出席率和平時課堂作業占100%,後者則會有期中考作業和期末作業。(印象中選修的期中期末作業,同時也是通識的課堂作業。只是選修作業老師有一定的要求,通識作業是有交就可以了。)
  2. 上課有固定座位,老師會按照座位表點名。平時的課堂作業也不會太難,可以當天做完馬上繳交,有不會的問題現場也可以問助教!
  3. 平時課堂上也有很多加分機會,總體來說是一堂對程式初學者很友好、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的好課。但對於想要進階學習的人,可能就不太適合了。

【李添富】台灣話的語源與文化探索

課程名稱:台灣話的語源與文化探索
授課教師:李添富
修習年份:111-1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時間有點久了,所以不太記得了。

課程評論:

  • 教材、上課方式:老師會在上課前幾天把上課講義放在數位學苑上,可以自行影印。上課有用書,個人認為可以不用買,看講義就好,真的需要的話可以去圖書館借。且課本似乎錯誤蠻多的,老師在上課時會勘誤。講義內容為台語俗諺,老師會逐條解釋,並加入自己的生活經驗詮釋。講義上只有俗諺,沒有其餘解釋,所以要把老師上課說的內容、故事筆記,因為都是考試重點。上課有時候會點人回答問題。兩節課中間不下課。很少點名,這學期只點了兩三次。上課認真的話,老師會記得你。
  • 期中、期末:考試時可以看自己的筆記和課本作答,兩次考試皆為四題申論題,老師有時候會在課堂洩題。但給分很迷,就算看著自己筆記寫也很難拿高分(可能是因為出題為大方向,作答比較難抓老師想要什麼樣的答案)。
  • 給分:88(7/52),自己期中沒記錯的話80出頭。
  • 心得:自己不是很喜歡老師上課開的玩笑和一些舉例,有時候感覺被冒犯,但不排除是自己太敏感。不過課程上的老師的個人經驗和故事還蠻有趣的。因為考試方式的關係,不建議極度追求高分的人來選。課程內容為台語俗諺,建議有點台語底子的再選,因為老師上課講解會穿插台語。(以上皆為個人意見,可能有點偏見,建議還是自己到課堂上聽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