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仁昌】中國政治思想史

課程名稱:中國政治思想史
授課教師:葉仁昌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課程評論:
老師有自己編講義。上課主要是老師的講解搭配講義內容。主要是中國的哲學介紹。老師會講儒家、道家跟墨家。同時老師也會提出很多有趣的觀點跟想法。

作業是要一個學期交三次小作業,作業是要回答老師的8題問題,一次至少要6000字。通常老師上課都有討論過,夾雜一些自己的觀點跟網路上的資料。不會很難。沒有期中期末考。主要重視的是出席率。
我自己覺得這堂課算輕鬆,就當成每個禮拜去聽一場演講。老師的觀點有些也蠻有趣的。個人覺得算輕鬆又學的到東西的一堂課。

【林俞君】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課程名稱: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授課教師:林俞君
修習年份:112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上學期:

課堂報告、作業與討論 30%
辯論比賽 30%
期末考 30%
出席與課堂參與 10%

下學期:

提問與回應 12%
訪談研究 20%
Policy Memo 20%
期末考 38%
出席與課堂參與 10%
總計 100%

老師會有指定課本,課本的用途大多是上課前預習,並提出問題回應(這是課程評分的一環)。老師上課會自己整理PPT,上課主要是用PPT內容,配合老師自己的分析講述,偶爾會小組討論一下問一下大家的看法。上課內容是介紹我國公務體系人事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公務人員的選材、任用、升遷、培訓、福利、退休。這應該是老師的研究興趣,所以可以看到老師上課會結合時事跟最新的制度,提出一些她的想法。感覺得出來老師很認真準備這堂課。上課不會只是單純唸ppt內容,老師也會希望我們有自己的看法。

作業的部分上學期要準備辯論,下學期要準備訪談還有policy memo。兩個活動做完都還要做文字報告。其實蠻不容易的,規模很大而且負擔偏重,所以需要花比較多時間準備。考試是期末考,可以開書,但老師的題目也很活,比較多是要上課內容結合自己的見解(我個人是覺得超難的)如果上課都沒聽,那一時半刻還真的很難瞎掰出什麼東西。

這堂課上課內容算是蠻充實的,也可以體會到老師的用心。我認為如果是有心想學習這門學科,或未來考本科研究所的同學,認真聽會有不少收穫。但因為我覺得研究公務人員人事超無聊的,加上這堂課作業負擔蠻大的,所以我覺得大三這堂課最累哈哈。但老師是真的很用心啦。愛俞君。

【蔡奇霖】比較政府

課程名稱:比較政府
授課教師:蔡奇霖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課程進行方式:

老師主要依課本和簡報教學,上學期主要是政治學理論的延伸,下學期會介紹世界主要國家(美、英、德、法、中、日)的政治制度與環境。

課程評量方式:

每一個主題在上課前會有預習小考,老師會預先公布題目集,屆時會從中抽考。期末小組作業為接近正式的學術報告,題目會由老師指定,發表時會以學術研討會的模式進行,除了發表外同時亦會有評論別組報告的任務。

【黃朝盟】行政學

課程名稱:行政學
授課教師:黃朝盟
修習年份:111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出席率(上學期15%下學期10%)+課堂參與(加分)+小考(30%)+分組上台報告(上學期20%下學期30%)+期末考(30%)

課程評論:

       老師會用PPT上課本的內容,整體來說算簡單,老師很希望上課時同學可以多跟他互動,比較偏向美式教育的風格,所以每發言一次就可以加總成績一分。這堂課沒有期中考,不過每上完一個章節就有可能會有小考,大部分是3-4題問答題,偶爾會有配對題,一個學期五六次左右,要記得事先準備,最後會挑三次分數最高的算成績(每次十分,滿分三十),而期末考的範圍就是前面幾次小考的內容,所以準備起來不會花太多時間。學期中會有分組報告,上學期是結合課本的內容去訪談公務人員,下學期是課文導讀。總體而言老師人蠻好的,課堂氛圍輕鬆,也不會說學不到東西。我上學期97(排名7/59)、下學期91,想要高分的同學可以選,記得多發言,

【李有容】量化研究方法(一):基礎統計分析

課程名稱:量化研究方法(一):基礎統計分析
授課教師:李有容
修習年份:109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平時成績(平時考)40%,期中期末各30%

課程評論:

拜託各位大一新生不要選,你一定會後悔,能選李仲彬老師就選,有容老師教的是excel,而且教得非常沒有組織性連貫性,上課內容基本上都跟上次兜不起來,所以一定要多拍一些操作方法,不然一定會忘記。至於仲彬老師教的是spss,你大二修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還會繼續用到,這就是為甚麼我請你選仲彬老師。

大部分同學並沒有這方面的基礎或經驗,所以上課你會發現除了很簡單的做圖表外基本上都聽不懂,也用不到,然後你也別期待說她會把你教會,有一次她上課上一上還問我們說:「同學這題我不會欸你們有人會嗎?」你以為她是想用幽默的方式跟學生互動嗎?並沒有,她真的不會。

期中考考完有同學很認真把題目拿回去問高中數學老師發現她出題有問題,結果公告全班說會加那個同學分數。直接傻眼,題目有問題不是應該全班送分?你要再額外加那個同學分數我沒意見,但題目有問題就這樣草草帶過真的不行。

會用zuvio點名跟小考,不得不說很麻煩,因為資訊大樓那邊網路訊號超級差,你可能登zuvio就登個老半天還登不進去。

可以去問有修過她的學長姐基本上全負評,除非你有一些excel基礎不然拜託選李仲彬老師,他教得很認真用心,仲彬老師開的公民參與和數位治理(前身電子化政府)也都是很有內容的好課。

有容老師的量化讓系排個位數跟%數很前面的修課同學還有我都覺得修得很辛苦,她的課已經不是你有努力就會過,還要有點運氣在小考跟期中末考上,整體來說不會教、分數低又學不到東西,我會記一輩子。

【劉佳昊】政治經濟學

課程名稱:政治經濟學
授課教師:劉佳昊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上學期:平時30%、期中30%、期末40%。
下學期:
1. 課堂表現15%,包含出席率及課堂參與討論。
2. 隨堂測驗45%,在學期中將會有三次隨堂作業,請修課同學於課堂上撰寫。作業內容將包含10題選擇題和5題簡答題。
3. 期末考40%。

課程評論:

我修課年度是110,而111學年度老師有修改課綱與限制修課年級,原先是1234皆可選修,111改為34年級才可,聽說是因為有學生反映很難,但我自己覺得真的不會,不過考慮到覺得難的同學也不算少數,因此推薦程度我給4作為選課參考。

老師的ppt內容簡潔有力,上課也都會舉例說明讓同學更好理解,上學期是採取平時期中期末30/30/40的標準評分方式。印象沒有到每次都點名,但出席都有到的話可以輕鬆拿滿平時,期中期末是選擇搭配兩題申論,有唸書都會過,求高的話就需要念更熟準備更全面一些,但考試不好也沒有關係,有加分報告可以努力,兩份最高共可以加到10分,當初是老師指定了兩個社會議題,要整理議題各自立場人士的主張、論述、資料、證據等,再加上自己的觀點想法,每份上限3500字。如果你計較分數的話非常建議要做。

下學期的部分評量方式有改變,變成平時15%、不考期中(以三次隨堂各占15%代替)、期末40%。
平時的部分仍舊建議都要出席,而隨堂測驗採取的是筆試模式,出題方式為10選擇、2申論。

但110-2學期受疫情影響(因此以下經驗僅供參考),所以三次隨堂考+期末考共四次考試中,我們第一次是採取全實體考,第二次自行選擇線上或實體考,第三次和期末則全線上考,因線上考可開書,因此為了公平起見,所以只有第一次是採取10選擇2申論的方式進行,後面三次皆改為全簡答題(約15題上下)。

紙本考試會理所當然的比線上難一點,有準備不要擺爛基本都會過,我這門課共考過三次紙本,都有過。

不得不說老師真的是很好心,三次線上考的部分有兩次滿分超過100,想要拿滿或拿高都還有大概一題到兩題的容錯空間,題目的部分不難,主要希望學生融會貫通,但又不是直接看ppt就會回答的那種,要能理解並提出理由去支持你的論述。(原先以為改線上考會變成大家都很高分,但實際上並沒有,我認為老師的出題很好鑑別學生有沒有準備、準備多少。)

這學期的加分報告是「總統大選」以及「政府政策與在野黨立場」兩個主題去分析,上限2000字。
我上下學期共四個加分報告滿分五分都是拿四分。

如果有認識選修111學年度的政治經濟學的同學,可以向其詢問修課心得,大致上還是差不多的評量方式,平時+隨堂測驗x n or期中+期末,但課綱內容跟難易度可能還是會有一些差異,聽我同學分享111的政經板書抄蠻多的。

以上是我的修課經驗分享,以後應該很難再因疫情影響而轉為線上考試,所以考試的部分需要自己多加努力去準備,但不是一門很有壓力的課,也學的到東西,非常值得選修。

提供上下學期成績與單科排名做為參考
110-1:86 (8/82)
110-2:97 (1/73)

【羅清俊】公共政策

課程名稱:公共政策
授課教師:羅清俊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學期成績的評量方式(上下學期均相同):

期中考(40%)

課程導讀口頭報告(20%)

期末考(40%)

正常來說是照上面沒錯,但是下學期時老師最後有宣布選擇將報告占比拉高10%,期末降低10%。

課程評論:

基本上老師隨機分組,然後根據指定章節於指定上課日時做導讀分享,老師簡短評論後再親自上一遍並補充更多東西。

這邊要注意一下,隨機分組意味你不一定會跟你認識的一起&有蠻大機率分到雷包。我兩次導讀都有被分到雷包,然後被指定成該組召集人的會比較辛苦一點,你要去討論區開串然後開賴群組讓組員進來,因為召集人的身分你也極有可能成為分配工作的那個人。(可以是抽籤或認領,但劃分負責範圍這件事你還是要做,除非有人跳出來承擔)

考試部分,全簡答+2計算,老師很喜歡考人名跟理論,這方面真的要好好準備不要心存僥倖,不然你期末會比較辛苦,但整體來說,是好準備的,不會感覺到任何刁難。

老師人真的很好,考前也會大概畫一下重點,計算題的部分也會親自帶我們解,所以不需要太害怕考試。

【林雪玉】民法概要

課程名稱:民法概要
授課教師:林雪玉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期中、期末、偶爾點名(佔比不清楚)

課程評論:課堂用書$500,建議要買最新版,因為考題部分來自書本習題(每版會更新習題)。考題為20題選擇佔80%、1題問答20%。這門課其實不一定要聽老師講課,自己讀完課本、寫完習題、考前複習一遍就能應答,雖然內容不少,但自己看都能看懂,很推薦給想學習民法基本概念的人,我自己讀完收穫良多,分數也極高。

【陳澤鑫】比較政府

課程名稱:比較政府
授課教師:陳澤鑫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上學期
1.出席率(11%);
2.期中考(41%);
3.期末考(41%);
4.心得報告(7%);
5.額外分數(8%):上課期間積極的課堂參與和討論可獲得額外加分。

下學期
1.出席率(13%)
2.期中考(43%)
3.期末考(44%)
3.額外分數(8%):上課期間積極的課堂參與和討論可獲得額外加分。

期中考期末考格式:
是非題20%;選擇題40%;解釋名詞20%;申論題20%。

課程評論:

關於額外分數的部分,我這邊進修部修課狀況大家都很安靜的聽他念簡報,應該兩學期都沒有人有拿過這方面的分數,日校的話我不確定。

上課基本上就是照簡報念,指定用書你還是可以買因為名詞解釋的部分可能會需要,每次念幾十個最後還是有可能忘記一兩個或是只準備到一半。(但也有人不買,單純準備他的ppt內容)

申論題跟解釋名詞部分都改很嚴,有時名詞明明是照著寫的他可能還是滿分五分給你三分而已,有點謎。
然後名詞解釋出的真的很刁鑽,所以能準備到一半你已經很厲害了,他曾經出過法國憲法第49條第3項,到底誰會去準備這個。

心得報告部分,大概就80分上下,給分都不是很高,在意分數跟排名的人十分建議不要修,你會氣死。

出席我有同學缺30%上下但他出席還是拿滿,所以我也不知道他點名是在點甚麼,但我全勤有拿滿就是。

整體來說是可以自己回去念的課,老師是認真的但語氣很平淡(可能教學熱情快被消耗殆盡),然後簡報字蠻多的(北大蠻多教授的通病,某教授甚至還有一頁ppt800多字的經典),所以你可以安靜做自己的事,看看書或摸個魚,不過有時候會講到比較有趣的內容還是可以認真聽一下。

附上上下學期期中末考&學期成績&單科排名做為參考:
110-1 68/66 | 73 (8/55)
110-2 60/77 | 76 (6/51)

【李仲彬】公民參與

課程名稱:公民參與
授課教師:李仲彬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平時20%/期中25%/期末考+分組報告55%

課程評論:
老師的課程非常生動有趣, 上課用的教材ppt內容不少,然後會需要實際的去觀察並參與社會事件(呼應課程名稱),並製作成分組報告,而這個分組報告跟我們以往各自負責各自的ppt,最後拼湊起來各自報告負責段落或交由指定人士報告的方式有些許差異,並不是不行,而是老師會提問以及開放底下同學提問,
(沒人提問他會點人問,如果想不到也可以考慮看看給該組別一些建議,但最好是有建設性的,例如ppt選色跟字體與版面主題衝突導致不易閱讀之類的,不過也要真的有出現類似情況。)

老師及學生提問部分會指定組員回答,因此大家都需要對整體報告有足夠深的了解,最好還先預想問題和如何應對。我認為這點十分不錯,理由前面提過,我們以往的分組報告都是自己做自己部份的ppt,丟給負責人套版面美化,報告當天輪流上台口說,大家只對自己的部分有了解(搞不好還不了解),這樣東拼西湊而來的報告學習成效實在有限,當次上台報告表現可能比較水或是根本沒講話的同學有極大機率會被指定到問題,再來老師在各組報告完後也會比較嚴肅地給一些評論,不過都是合理且一針見血的。

期末考考上課內容,雖然老師上課使用的ppt數量不少,整理起來費時也費神,不過不要太感壓力,能準備多少就多少,上課都有到有聽也不至於到完全不會,而根據最後學期成績,我個人認為分組報告的分數占比是比期末考高的。

分數部份給需要的人做參考。 
學期成績與單科排名:8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