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菀凌】西洋古典音樂賞析

課程名稱:西洋古典音樂賞析
授課教師:涂菀凌
修習年份:111-1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出席26%+期中個人書面報告37%+期末個人書面報告37%

課程評論:

  1. 很重視出席,要求坐在固定座位(老師排,可主動要求調),每節課必點名。
  2. 上課涼,除了點名,只要上課不要聊太大聲吵到同學,基本上老師不會管有沒有專心上課
  3. 期中、期末週不上課,但當週要交個人書面報告,針對老師指定的古典音樂作介紹。網路有評價認為,老師評分標準十分不明確,實際上數位學苑文字版的說明的確只是大概,但老師開學第一節課就會講得很清楚。另外,老師重視報告正確性,她會認真去抓錯,所以不推 ChatGPT。
  4. 只要報告認真做,課都有到,分數還不錯。

【蔡月娥】電影理論與賞析

課程名稱:電影理論與賞析
授課教師:蔡月娥
修習年份:110-2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平時成績40%、期中30%、期末30%

課程評論:沒有考試,期中一個書面報告(還要再把內容做成ppt),本來說是會上台口頭報告但可能是修課人數太多所以只有抽幾個

期末有3、4個書面報告,但都不難,我覺得是滿好發揮的。課堂後會有一些問答作業或是心得,也不是很難。

幾乎每堂都會點名

老師人很溫柔,會教一點關於電影的知識,多數時間在看電影,算是滿涼的,但要注意不要想說翹課自己補看就好,很多都找不到線上資源,要租來看😢(還是我不會找?)如果作業有用心做應該分數都還不錯,是很好拿高分的課!

【林子晴】臺灣音樂與文化

課程名稱:臺灣音樂與文化
授課教師:林子晴
修習年份:110-2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期中報告30%,期末考30%,期末報告20%,平時成績20%。

課程評論:

  1. 上課會使用Zuvio點名、回答課程問題,而且回答的問題就是期末考的題庫。
  2. 每堂課都會點名,出缺席蠻重要的,如果有準時上課的話,還有準時加分題。但如果沒到課堂,也不要在Zuvio上填答簽到,老師會從有作答的人中抽幾個,看看是不是有在現場,被發現沒在現場、但有簽到作答的話,反而會被扣分。
  3. 期末報告是要欣賞藝文表演,這次遇上疫情遠距,所以老師有推薦我們線上藝文表演的影片做為替代。但如果疫情趨緩,應該會以現場觀賞為主,有空的話可以提早準備。
  4. 有校外參訪,繳交參訪心得能額外加分。這學期參訪是周日,算一次正課,不去也沒關係,但要記得事前請假。而參訪完的下周課堂,則放假一次。(把上課調到假日,而不是加課的意思)
  5. 老師上課很用心,內容十分豐富。不算涼課,但認真上課、準時繳交作業,我覺得給分還算不錯,又能有滿滿的收穫。

【任立華】西洋文學與人生

課程名稱:西洋文學與人生
授課教師:任立華
推薦程度(1 ~ 5):5
評分方式:期中、期末考  點名

課程評論:
老師相當有教學熱忱、循循善誘 且很有耐心
課程內容不會困難  會學到很多經典文學詩詞作品
也會學到背單字、寫作文法技巧
考試途中可以問問題  老師會給予適當的提示
基本上課過程有聽 有印象 考卷通常就會寫

但老師講述過程稍快  且有些文章比較長  要花時間再看一下

成績97 班排3

【雷碧秀】編輯設計與數位出版學

課程名稱:編輯設計與數位出版學
授課教師:雷碧秀
推薦程度(1 ~ 5):1.5
評分方式:

期初所說的算分方式

期末所用的算分方式

課程評論:

我超級不推這堂課是因為我覺得110-1上課有點太誇張,當初上課是抱持著真的要學編輯相關知識的心態,原本的課程大綱規劃也安排了許多跟出版製作相關的課程,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

原先的課程大綱: 1 2 3

後來後半段直接改成聽講座,我能夠理解老師可能為了學校的一些活動將課程改掉,但有一些講座沒辦法與編輯搭上關係--至少我是看不出什麼關聯性。雖然電子書的確跟CSS跟HTML有關,但前面也沒特別談到要寫程式碼,教的時間也很短,導致當時大家聽課的時候都有點跟不上進度。

後半段學期的課程規劃:1

然後評分方式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改那麼多…也許是我後來沒認真上課老師有講過吧,但還是覺得不太公平,有兩個平時作業直接佔總成績10%,也不知道為什麼會佔這麼重,跟原本說得不太一樣。

我之所以給那麼低分是因為我覺得沒有學到什麼東西,給分還算甜,但不曉得為什麼要把評分制度大改,我跟我朋友都各自沒交一個平時作業,就因為我沒交到佔10%的作業,比他還要低了五分。

總之如果想學東西,就不要去比較好。老師的各種作法都讓人匪夷所思,每次交期中期末作業的時候都以為自己在自學,更改課程、評分方式隨心所欲,如果能夠忍受老師這麼「有彈性」的教學方式再去上課比較好。

 

補充:我有上這個老師另外一堂課,我就覺得另外一堂課比較正常,所以我不太清楚編輯設計與數位出版學110-1到底發生什麼事,雖然另外一堂課比較正常,但我大概不會想再上這個老師的課了……

【劉素芬/林子晴】藝術輔療與高齡社會服務

課程名稱:藝術輔療與高齡社會服務
授課教師:劉素芬/林子晴
推薦程度(1 ~ 5):4.5
評分方式:期中個人訪談長者報告(20%,由兩位老師各自評分),初始活動計劃書(0%),第一、二次實作報告心得檢討(15%+15%),第三次最終實作計劃書報告心得(30%),期末選擇題小考(20%),業師額外加分(5%)

課程評論:我是外系修通識的,會和社工系一起上課。課堂內容非常多,也會邀請外面專業藝術長者輔療的業師來進行授課講座這樣。前期就學習課程內容理論這樣,後期就是學以致用,會需要對社區長者進行活動和服務。活動都是小組方式進行,所以組員非常重要!!!好的組員可以互相學習,做出好的計劃書,然後帶領長者過程中不會有冷場or長者體驗不佳的狀況。

我個人原本就是隨便選上的,後來發現它的專業度蠻高的,所以真的有興趣願意嘗試挑戰的才選!整個過程裡真的是獲益良多,特別是從很棒的學姐組員裡得到很多提升,我基本都是被帶飛,最後分數拿9X。然後出席率很重要,不要遲到或曠課(會扣很多分),如果真的不小心發生狀況請假就對了,老師們都會批的。發現期末小考根本簡單到爆,那些業師上的專業性的內容幾乎沒有出現TT,多去讀兩位老師的PPT就ok了。

反正總的來說應該不涼也不甜,可是只要花時間認真去學習做(對啦就是要比較辛苦一點XD),就可以高分和獲益良多。有愛。有興趣、願意花時間心力去挑戰就選吧,是個讓你發揮愛心的地方,當作那種營隊就好。最重要的是,沒興趣意願拜託別選,還有組員慎選!!!(盡量和女生一起,感覺沒那麼雷)

【吳惠玲】文學與人生

課程名稱:文學與人生
授課教師:吳惠玲
推薦程度(1 ~ 5):4.8
評分方式:期末一份3000字報告+看電影報告

課程評論:非常涼(可是教室很熱老師都不開風扇),老師很好,不過還是要注重出席率,因為都會點名做評分標準,人太少會親自點名。分數老師都不會給95+除非你的文章驚為天人。基本上都是80~90這個區間吧,我自己全到(幾次都是朋友幫忙點名),報告很認真做,拿90,還行吧因為畢竟真的很涼。想學很很多深入的文學可能無法,反正去那邊都是看看電影,聽老師說故事,就是去放鬆的哈哈~

【涂菀凌】音樂劇欣賞

課程名稱:音樂劇欣賞
授課教師:涂菀凌
推薦程度(1 ~ 5):2
評分方式:出席24%(一學期到課12次 ,一次兩分,全勤總成績+5,任何理由未到課皆取消全勤)+ 期中報告35% +期末報告35%+兩次自主學習報告 一次3% 共計6%

課程評論:老師上課認真,備課素材豐富且會介紹許多音樂劇及播放影片,如果真的很喜歡音樂劇的同學,不會一無所獲。老師回email積極,不會有找不到老師之疑,有疑問可以立即寫信給老師,她會很快解惑。

但是作業很難寫,老師給分很嚴厲,學期總成績以通識課而言,非常難看。最大的問題是報告說明時,老師的說明非常籠統空泛。譬如說報告要求給寫出音樂劇之「簡介」,但是老師沒有說明清楚他要的東西,我們寫了一大堆自認是簡介的東西,最後老師仍挑出我們有很多內容沒有寫到,令人困惑。老師要求的東西很多,但是說明並不清楚。據網路上有同學補充,老師在檢討時說同學們寫的資料是錯誤的。但是我們不是音樂相關專業的學生,完成報告都是依賴網路上查找資料,自然沒有能力辨別資料的對錯,老師卻不在寫報告前給與更多的提示。而就報告內容而言,題目非常複雜。例如要寫作曲家創作動機等等,有些資料非常難查,查了又不是老師想看到的。在非常認真、用心書寫完報告後,得到非常低的分數。分數上,付出跟所得極度不成比例,白話的說法就是:cp值超級低。就分數結果而言,一個班60多人,90分以上的個位數。班平均放在通識課裡面也是低的。

簡而言之:不涼、不甜。

以上評價是寫給很重視自己的分數,想要在通識課拿高分的同學,請慎重考量。

我在這裡不否定老師的課程及認真程度,當然拿到低分我也有必須要檢討的問題,畢竟還是有少數同學在老師手上拿到高分。但是針對為了拿高分而上通識課的同學,有太多太多能夠幫助達成目的、又能有所得的課程,故書寫此文章。

對於音樂劇或是西洋音樂有興趣、想要探詢知識的同學仍可加入老師的課程,應還是有收穫的。

 

【俞美霞】藝術欣賞

課程名稱:藝術欣賞
授課教師:俞美霞
推薦程度(1 ~ 5):3
評分方式:每堂皆點名(下課前五分鐘以簽名方式)、期中考、期末考、書面報告

課程評論:
1.每堂幾乎是播放一整節影片,皆為經典影劇(音樂劇:貓、卡門、吉賽爾等),因關燈觀賞影片之關係,故很累的話可以放心睡,整體過程是相當輕鬆。
2.期中期末皆筆試,範圍即影片內容,需描述影片特色,影響等,沒看影片沒關係,考前一天建議google了解其劇情,考試即可輕鬆作答,寫越多越好。
3.約第13周需繳交書面報告,內容為購票看展、表演(例如兩廳院)之心得(需將票根釘在報告上),字數2000以上。
4.教授極度痛恨作弊,故考試僅能坐前五排,抓到小抄,直接0分外加一些恐嚇送教務處之言語,並當場宣告不准再選她開的課。
5.選該課程會有一種浪費錢之感,因每堂課皆全程播影片,喜好度與接受度見仁見智。
6.以上皆有達成,總成績約坐落在80-90間,個人拿到86。

【林子晴】客家音樂戲劇賞析

課程名稱:客家音樂戲劇賞析
授課教師:林子晴
推薦程度(1 ~ 5):1.5(不符合普遍同學口味,但還是要聽過在決定喔,課程好壞見仁見智)
評分方式:

作業

  • 30% 期中專題演講心得(有五堂課是講座,每個講座要200字,共1000字)
  • 20%  期末個人心得報告( 500字以上)

上台表演

  • 30% 表演採訪及演唱成果分享(分組活動)  上台唱山歌跟流行歌

課堂參與

  • 20%點名(無缺席是80分)和期中考試(會事先給題庫但要自己找答案,考選擇題,很簡單)

點名:會用zuvio軟體要我們上傳當日心得作為點名、抽點、傳紙點名(簡而概之:花式點名 幾乎每堂點)

特別之處:此堂課為教育部青銀共學的計畫,上課會看見長者一起上課,要表演唱歌的時候也是長者們教發音

課程評論

期中前,每堂課就是唱唱歌,個人認為課程與戲劇沒什麼關聯,因為在商院的階梯教室,桌子小也不好拿電腦做其他事情,我看大部分人都在滑手機(大概覺得講座挺無聊的)

期中後,準備分組表演換到社院的翻轉教室,討論怎麼表演(要想動作)跟練習唱歌與長者接觸,8到9個人一組,當時有六組,最後前三名有獎品(分別是禮券200、100、環保筷,據說是老師自己貼錢)

老師人蠻親切的,她常上傳課客家資訊到數位學院,目前是28項上課教材,資料給得很足。授課大綱也是漏漏等,拜託別看你會覺得壓力大

結論:

我得直說,我不推,事情繁雜,但可以學習到東西(唱山歌、客家流行歌,與長者的交流)

每堂課幾乎都要生心得、期末要上台表演

喜歡客家文化的同學可以選,不然會覺得無聊又不能做其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