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雲端應用與APP設計
授課教師:吳清輝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每周平時作業、期中期末作業、出缺席
課程評論:
課程很簡單,老師都會說明得很清楚甚至還有做好整個步驟要怎麼做的筆記,雖然上課廢話有點多,但整體還不錯。課程內容有包含google雲端的應用、youtube、寫app,最後比較多著重於app的撰寫。每周都會有作業要繳交但通常上課就可以做完。
課程名稱:雲端應用與APP設計
授課教師:吳清輝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每周平時作業、期中期末作業、出缺席
課程評論:
課程很簡單,老師都會說明得很清楚甚至還有做好整個步驟要怎麼做的筆記,雖然上課廢話有點多,但整體還不錯。課程內容有包含google雲端的應用、youtube、寫app,最後比較多著重於app的撰寫。每周都會有作業要繳交但通常上課就可以做完。
課程名稱:財經媒體英文導讀
授課教師:薛迪安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總共考三次考試,英文題目可以用中英文回答,之前考過的範圍包含全球股市、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基本上是開書考甚至可以查詢網路上的答案,考試難度不算太難上課幾乎都有帶到
課程評論:
很喜歡老師的課程內容,每周上課內容都是跟著時事來介紹,老師把財經知識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說明,上課很輕鬆沒有什麼壓力,而且我是商院去修的也覺得不會太淺有時候甚至蠻深入的,總之覺得上完這堂課很有收穫,推薦!!
課程名稱:學習策略與語言學習
授課教師:藍蕾
修習年份:110
難易程度:★★☆☆☆(一顆最簡單、五顆最困難)
推薦程度:★★★★★(一顆最不推、五顆最推薦)
評分方式:
Thought Question 10%
TQ Group Discussion 15% (對指定閱讀的提問/回復他人的提問)
Attendance/Participation 15%
Assignments 35%
Final Presentation 25%
課程評論:老師整體的授課框架是根據她的博論指導教授-Rebecca L. Oxford對於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LLSs)的理論所構成,每周要預習大約一章的原文教材,並在數位學院上提出對指定閱讀的提問/回復他人的提問(至少五次),老師每個都會回復(掏心掏肺那種XD),教授不喜歡考試所以只有一次根本算加分的小考,課程中也會有小活動或團體討論讓你體驗剛學到的理論,整體上除了學到很多很有用的教學方法外,也更知道怎麼學一個語言,總而言之,推推!
課程名稱: 國際禮儀與文化
修課年度: 109-2
通識向度: 105-向度一
授課教師: 藍蕾(英文授課)
修課成績/排名/百分比:
87(另一位組員88)/待更新
推薦指數: 想學東西9/10 、想混0/10
(很扎實的一門課,特別推薦給想跳脫舒適圈的人;想混水摸魚的拜託不要來不要選不要佔名額,我敢保證藍蕾老師200%會雷掉你的成績)
涼度: 0.5/10
(尤其學期修超過25學分以上的不建議修這門課程,因為老師給的東西很多,課前課後會需要大量的時間準備和消化,所以我覺得loading蠻重的,上到後面會有點彈性疲乏,但有可能是因為我的程度不夠(大概是多益勉強金色證書),英文母語人士可能就覺得很簡單吧)
甜度: 8/10
(扎實甜的課程,因為期中考只有74(班上倒數幾名),加上報告的部分表現不是很理想,原本預估應該80上下,看到成績當下蠻驚訝的)
評分方式:
出席15%(曠一次15分全扣、兩次以上必當) + 分組報告及課堂討論20% + 期中考25% + 文化交流與影片製作10%(詳作業方式) + 期末分組報告30%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 15% + Group Presentation/Discussion 20% + Midterm 25% + Cultural Exchange 10% + Final presentation- 30%
上課用書:
The Practical Use of INTERNATIONAL ETIQUETTE, Jeffrey E. Denton and Hui-fen Tang(上課一定要有課本,如果不太想買可以去圖書館借)
上課方式與個人經驗:
當時班上學生分享的主題有叭噗、台南甜、辦桌文化等等,我自己是選擇介紹歌仔戲,說明它的由來以及角色組成,最後觀看國寶楊麗花在小巨蛋演出的一個片段,本來還想教各角色的你我她手勢,但時間不太夠只能作罷;而外生則是準備約6分鐘的簡報並講解,令我印象深刻的有香港的奶茶與賭博文化、印尼的傳統服飾以及蒙古的草原文化(對蒙古印象一直停留在清宮劇裡的大草原,但事實上首都烏蘭巴托都市化程度與台北市差不多)。
活動的進行像是一個轉盤,外生(移動)會輪流跟本地生(定點)進行交流,當時好像因為有班上學生沒來,所以臨時需要有人自己一組,我不知道哪來跟梁靜茹借那麼多勇氣,就答應老師自己一組了哈哈,雖然講得很爛卡卡的但還是有外國朋友說我講得很好,讓我非常開心,整體來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體驗
作業方式:
考題形式: 這學期有一次課堂小考跟一次期中考
備註:
修課小建議:
課程名稱:經貿英文
授課教師:張中倩
推薦程度(1 ~ 5):1
評分方式:兩個報告(一次線上+一次課堂)+三份寫作+期中考+期末考
課程評論:
老師很情緒化,又非常做自己所以很不好溝通,對學生抱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會顯示在你的成績上。期中考題目爆炸多,完全沒有衡量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前提,結果到期末考前都還沒改完考卷,其他作業也是一樣。整體而言就是很messy的一堂課,上的非常不開心。
課程名稱:詞彙學
授課教師:李添富老師
推薦程度(1 ~ 5):3.5
評分方式:平時成績20% 期中考40% 期末考40%
課程評論:
教授上課是以《漢語詞彙學》(竺家寧)這本用書為主,帶著我們把這本生硬的教科書看完。
考試方式就是四題申論(一題占25分),都是課本裡面的內容,有點像名詞解釋+舉例這樣
老師上課會問一些問題,有舉手回答的會加分;很少點名,不知道占分多少
建議對國文超沒興趣的人還是不要選,不然你就是只是坐在那發呆
但如果是要賺學分的應該還可以(?
我不是本科系的,期中考86,期末考有兩題直接寫不出來憑印象亂寫
但最後總成績83,給大家參考
課程名稱:西班牙語(1)
授課教師:墨海門
推薦程度(1 ~ 5):1
評分方式:評分機制不夠透明
於隨堂考中,老師會在較早交卷的組別給予大量的提示,他們都可以獲得95分以上的成績,而較晚交卷的組別則因等待老師提示前面組別所耗費之大量時間,無法獲得老師的提示(老師下課想快點走,匆匆改完考卷),實屬不合理。
又於詢問平時成績時,無法提出具體成績之評分(有的同學比我少來,小考次數少,分數卻比我高20分),令人感到十分不公平。
課程評論:
1.教學怠惰不盡認真:很多次上課都放學生在一邊至少20分鐘,而自己卻不知道在講臺邊做什麼。
有次上課就放了一部西文電影,既沒翻譯又沒英文字幕,他所上之內容絕對不敷學生聽懂西文電影,而自己卻在講桌滑了兩節課的手機,也不對電影做任何說明與講解,對學生來說毫無意義。
亦有一次於上課前3分鐘才請同學於群組說今天停課,既不提前通知也並未說明原因,同學們都到教室了才知道今天停課,罔顧學生的時間成本。
2.教學內容空泛不具系統:教學方式過於隨性(隨便),於基礎發音、數字、字母皆未學習完善,便開始教文法、單字、句子等,此種學習方式根本不利於學生學習,他亦常常丟一些西文聽力到群組,請學生聽寫當作小考,頻率有點太高了,在許多東西都不會的前提之下聽寫(甚至傳給了輔大西文系大2的朋友,連本科生都聽不懂,何況一週只有2堂課的我們),常常以此佔據了1到2節課,而他在聽寫的同時又不用教學,這是否與授課多寡之比例原則不符。
學期初購買了一本將近800的西文書,170幾頁卻只教了50頁,況且還是不扎實不完整的教學,也很難覺得有所收穫。
綜上所述,該老師教學、評分皆有諸多疑義,且應外系的同學亦有跟我說過這堂課就是「營養學分」,且由於是一年班之課程,儘管上學期已認知學不到東西仍須硬著頭皮修完,不能中途結束,否則拿不到學分,此老師之教學完全扼殺了我想學好西語的念頭,只想趕快結束這場夢靨,這種無力感非屬言語能輕易表達,僅能藉此告知大家更謹慎的選擇教師,以免未來的學弟妹們對西文學習之嚮往葬送在此課程上,也避免繼續遭到應外系學生譏笑此為「營養學分」的系上選修。
課程名稱:哲學概論
授課教師:賴賢宗
推薦程度(1 ~ 5):4.3
評分方式:筆記、上課參與度、部分點名
課程評論:是專門講中哲的課程,老師上課很和氣輕鬆,非常適合想聽故事的同學。上學期聽課會需要很多慧根,但是熟悉之後,會發現老師其實很會講課,只是層次太高,接受不到很正常。老師有自己使用的課本,也會印講義。此外,老師很會唱歌,偶爾會玩桌遊,或是請同學們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