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銘】電腦概論與程式設計

課程名稱:電腦概論與程式設計
授課教師:吳漢銘
推薦程度(1 ~ 5):5
評分方式:小考三次各10%、期中、期末考各30%、作業10%、出席額外加分(詳備註)

課程評論:

上課方式:使用老師自製投影片進行教學
作業方式:不定時指派,需使用R(約90%)、LaTeX(約10%)完成,於發布後一星期內繳交,題目多來自老師整理的練習題
考題形式: (皆可open book)
小考:上機考,約2-3個題組,測驗時間約1-1.5小時。
期考:上機考,約3-4個題組,測驗時間約2-2.5小時。
備註:
1.統計學系本系及雙主修學生,電腦概論與程式設計課程必須修習此班,才能計入承認畢業學分。
2.109-1有一次加分考(於第一次小考後)佔5%、點名8次(點名出席6次以上可加分,最多可加10分)、有8次作業(1-6各1%、7-8各2%)
3.109-2有一次加分作業(於第一次小考當天)佔3%、點名9次(點名出席6次以上可加分,最多可加9分)、有9次作業(1-8各1%、最後一次2%)
修課小建議:
1.小考跟作業很多出自老師的[R練習題]檔案(老師有整理好放在網頁上),想把這門課修好一定要多加練習(講白就是刷爆練習題)。
2.老師的講義程式碼建議全部自己試著打過一遍加深印象(不然考試的時候很難查詢想要的指令),若有餘力可試著調整老師給的參數,觀察有甚麼變化。
3.考前請花個五分鐘確認電腦跟R的功能(ex繪圖、讀入資料…)是否正常,不然考試電腦掛掉沒有人救得了。
4.老師在考試後都會公告解答(作業不會公布解答),一定要記得去下載並看過及檢討,因為下次還是有很高機率會出類似的語法。
5.助教批改後的考卷都會讓同學自由下載,可以參考高分同學的做法並學起來。
[雖然老師去政大了,但我覺得他的R語言ppt蠻實用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他的網站瀏覽 http://www.hmwu.idv.tw/index.php。]

【李美杏】統計學

課程名稱:統計學
授課教師:李美杏
推薦程度(1 ~ 5):4.5
評分方式:期中考2次佔40%、期末考25%、小考(下學期含會考)35%

課程評論:

上課方式:
1. 期初用投影片,Ch4開始全部為板書
2. 除了第一周及考試後第一堂課外,每堂必小考(第一節小考、二三節上課)
作業方式: 下課前不定時會出1~2題習題(上課所教的內容),寫完才可離開
考題形式:
小考: 選擇、計算或混合約5~10題
期中期末: 選擇+手寫共12~15題,手寫每一道題會有2~6子題,配分比例不定
遠距後: 小考的部分改成上完課出習題並馬上上傳,考試改成全選擇
修課小建議:
1. 每周都會小考,考試很多都是從課本習題改編,所以上完課要記得花時間複習

【李孟峰】微積分

課程名稱:微積分
授課教師:李孟峰
推薦程度(1 ~ 5):4
評分方式:(三次段考平均+出席次數(詳修課小建議)-50)*0.8+60

課程評論:

上課方式: 板書、108學年錄的教學影片
作業方式: 會勾習題自行演練
考題形式: 計算題90%-100%+證明題0-10%
修課小建議:
1. 老師有把上課影片上傳到演講活動網,跟實體授課教的內容差不多
2. 點名分數只有109-1有,老師會不定時發下點名單(因為不定時所以建議三節課坐好坐滿),有來的就簽名加分,通常下雨天或天氣冷人很少的時候會做簽到

【白惠明】線性代數

課程名稱:線性代數
授課教師:白惠明
推薦程度(1 ~ 5):4.5
評分方式:

109-1三次段考各25%、小考20%、點名5%
109-2期中30%、期末45%(二段三段合併考)、小考20%、點名5%

課程評論:

作業方式: 老師指定習題(通常是奇數題)自行演練
考題形式: 證明題50%上下、計算題40%上下、定義題10%上下,滿分100-110
修課小建議:
1. 小考主要是考計算題了解定理的應用,而段考則需要了解理論的證明,題目多從課本的定理和習題(尤其是老師沒勾的偶數題),平日要多自行推導演練,才不會考試寫不出來
2. 如果有抓到課本或老師講義上的錯誤可以跟老師說,會有額外加分
[110學年老師教微積分,有些東西應該可以套用]

【劉嘉薇】量化研究方法(一):基礎統計分析

課程名稱:量化研究方法(一):基礎統計分析
授課教師:劉嘉薇
推薦程度(1 ~ 5):5
評分方式:小考 70% 摘要作業 10% 課堂討論10% 出席率10%

課程評論:上課有兩本用書,一本為課本,一本為老師的研究書。上課絕大部分是上前面那本(統計學概論),上課難度不難,與另一位老師比起來比較偏重操作軟體,如果每個禮拜都能花一小時複習上課內容,應該都能跟上課程進度。且老師跟助教都很好很用心,有問題都可以跟他們約時間。

作業部份就是摘要老師的研究書,這個部份比較花時間,一學期為兩次到三次。

課堂討論老師會丟出很多次機會,只要一學期有回達到五次問題就可以得到十分,這個部份不用擔心。

老師通常都會提供加分機會,細項有閱讀量化相關書籍心得、研究設計(比較需要與助教討論,可以提早準備)、為同學摘要量化相關資料(需要準備ppt),如果做好做滿拿到99分很容易。

簡而言之就是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課,修起來。

【陳欽賢】經濟學原理

課程名稱:經濟學原理
授課教師:陳欽賢
推薦程度(1 ~ 5):5
評分方式:

20%隨堂小考、期中期末考各佔40%。如果期末考的比期中高則期中佔30%期末佔50%。

課程評論:

老師很常點名。雖然老師不把出席率算入評分,但如果上學期總成績為59老師對照發現出席率高的話會加到60,不過這一分不是白白送你下學期要比及格還要多考一分還老師的。平時會有隨堂考,除了在考前一週為老師親自出題外都是助教出題和解題,助教出的都是以英文選擇題為主大多都20題,而老師大考前一週所出的中文申論題是重點,雖然只有兩題但下週大考必考!!老師出題不會刻意刁難大家,題型為選擇題和申論題(都是中文)。只要上課有做筆記、認真聽一定會及格,老師也會在上課中告訴我們他必定會考的地方。

課程的難易度我認為是適當的,而且老師會舉生活中的例子讓大家了解,老師經驗很豐富很懂得如何讓學生理解,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下課或課後和老師約時間詢問,但前提是有來上課才可以請教老師問題。

老師上課都會寫自己的筆記到黑板上,不用帶課本上課,蠻方便的因為課本很重。

 

【王宜甲】總體經濟學

課程名稱:總體經濟學(金融系選修)
授課教師:王宜甲
推薦程度(1 ~ 5):5
評分方式:

平時成績10%(會記出缺席,一次未到扣1%,發現講義錯誤幫忙更正可以額外加分)

期中考試40%

期末考試50%

課程評論:

老師上課前都會先到教室準備,從總體經濟的脈絡開始說,講解得很仔細,上課也很認真,講義會依照金融系選修而另外編一份適合這一學期課程的進度和內容,另外需要板書的時候,老師也會顧慮到學生是否有寫完或是字太小的問題而馬上修改,總之,老師人很好、很貼心,上他的課不僅可以學到很多東西,londing也不會到很重,上完課後會帶著學生寫2-3題的題目,而這些題目就是期中期末考的考題,有些題目會修改,有些則是一模一樣,所以如果上課有認真聽也有做筆記,將題目讀懂、知道這一章節的重點、重複寫題目,基本上期中期末考都可以有90分以上。

最後,我個人超級推王宜甲老師的課程,是北大的老師中教得很清晰,邏輯也很好的經濟學老師

【顧慕晴】行政學

課程名稱:行政學
授課教師:顧慕晴
推薦程度(1 ~ 5):3
評分方式:期中30%,期末50%,上課筆記+出席20%(網路上是這樣寫,但實際上會調分)

期中成績會在期末前一週公布,成績區間大概會落在40~60分(超過60分就算是還不錯的),期末成績不會公布,

學期總成績大概都是80up,超過90算不錯

課程評論:前兩堂課是上中文行政內容,上課幾乎照自己的ppt念,上課大部分都是在趕著抄筆記(因為期末會檢查/

但後來發現可以用電腦打筆記:等於可以去數位學院上面複製貼上他的ppt就好),第三堂課是英文翻譯,大部分他會自己

翻,有時會抽點人上去翻譯。課堂上其實不用到很認真,很多人都二三節才到教室上課(因為他幾乎不會在第一節點名),

一學期大概會點名五六次。

期中期末會有5~8題申論及兩三段英翻中,中文的部分是背多分(最好跟他ppt一模一樣分數會比較高),

中文題目近八成會跟考古題一樣,所以如果內容太多背不太起來可以選擇背考古,其他理論看過大標跟稍微知道意思就好。

英翻中會從他的英文書中挑兩三段出來翻譯,後面可以自己再申論自己理解的意思。

這堂課還是可以學東西(如果你夠勤勞自己去唸他的理論的話),當初會選這堂課是因為相比淑馨顧杯真的輕鬆很多,

而且顧杯人很nice!

【羅至美】歐洲統合導論

課程名稱:歐洲統合導論
授課教師:羅至美
推薦程度(1 ~ 5):4
評分方式:全英文授課、不看出缺席、課堂表現、報告內容、考試成績

課程評論:

授課內容是講述歐盟的起源,從不同的國際組織、時空脈絡、世界大戰等等因素,使歐洲各國在經過不同的角力後成立歐洲聯盟。

會印一本原文的資料,每個禮拜都會有規定要讀的頁數,每個禮拜會分配組別來進行導讀,當週會從導讀內容中選幾題問題進行討論,所以務必要看書,想要訓練英文閱讀能力或是想要精進英文報告能力的可以藉由這門課來增加說到英文的機會。

老師不看出缺席,她認為出席是學生自身的本分,老師的本分是教學,你如果不來也沒有方法可以逼你來。期中會有一次考試,通常題目會從之前討論過的題目出,所以非常簡單,只要有上課有複習就可以輕鬆拿下,答題的時候可以使用中文或英文作答。

期末會有一個「表現」形式不拘,會在課堂上大家共同集思廣益,可能會是就歐盟的主題舉辦模擬高峰會進行辯論、拍攝微電影、設計桌遊等等,老師期待看到學生運用課堂所學去進行一個有創意的表現,會花一些時間,但個人覺得過程是有趣的。

總之老師教學很認真,內容很扎實,所以想要學到東西的人可以來上,想要混的就先不要。

【郭昱瑩】政策分析

課程名稱:政策分析
授課教師:郭昱瑩
推薦程度(1 ~ 5):4
評分方式:

上學期-點名+個人報告一個+小組報告一到兩個+期中考+期末考

下學期-點名+個人報告一個+小組報告四到五個+期中考+期末考

課程評論:

這堂課上學期就是平常幾乎都會點名(早到有時候能加分),上課老師會用PPT加上影片輔助,內容就是公共政策的東西和經濟學的東西結合。報告的話個人的政策分享上台報告一個,另外就是小組政策模型的報告大概一個到兩個,基本上上學期的報告都不太困難。期中期末就是考老師上課用書和PPT裡面的東西,有簡答題和申論題,基本上蠻活的,不是那種要死背的考試。

下學期也一樣平常幾乎都會點名,上課方式一樣,只是內容會專精在幾個模型理論的解釋和應用。報告的話一樣有一個個人的政策分享上台報告,但小組的模型報告就大概增加到四、五個左右,比起上學期的報告來說難度會稍微增加一些。期中期末考跟上學期一樣就是考書裡面的東西、上課的東西、同學報告的東西這樣。

總體來說我覺得是門好課,可以學到很多很多東西,上台報告雖然很多有點累,但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把冷冰冰的理論套用到日常生活實際層面上,去做出一個統整的報告,我覺得還蠻有價值的,老師人也很好很溫柔,上課也會常常把課程內容和國際時事連結,總體來說真的是一堂蠻推薦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