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炯明】天然災害防治

課程名稱:天然災害防治
授課教師:林炯明
推薦程度(1 ~ 5):5
評分方式:考試或報告、點名

課程評論:
重點名
皆出席90起跳

上課過程認真  素材很多
有很多發人深省的影片

評分方式
有時候是報告 有時候是考選擇題5題  看老師心情
但老師心情好像沒有不好過
都是笑笑的

炯明哥只有選爆
環境倫理學、淺談地震  亦同

成績  92、99

【任立華】西洋文學與人生

課程名稱:西洋文學與人生
授課教師:任立華
推薦程度(1 ~ 5):5
評分方式:期中、期末考  點名

課程評論:
老師相當有教學熱忱、循循善誘 且很有耐心
課程內容不會困難  會學到很多經典文學詩詞作品
也會學到背單字、寫作文法技巧
考試途中可以問問題  老師會給予適當的提示
基本上課過程有聽 有印象 考卷通常就會寫

但老師講述過程稍快  且有些文章比較長  要花時間再看一下

成績97 班排3

【溫演福】網路生活應用

課程名稱:網路生活應用
授課教師:溫演福
推薦程度(1 ~ 5):4.5
評分方式:期中分組書面報告(25%),期末修正報告(20%),課程參與(25%),課後留言區評論和分享(20%),最終小考(10%)

課程評論:課程內容會非常的現代化地講解網絡科技,從應用面、影響面、技術面著重教學。反正有聽就可以學到了解到,老師講得很容易理解。這學期因為疫情所以老師就乾脆整個學期就線上網課了,非常涼,不怎麼點名。分組的題目就是選一個有關NFT的內容來寫就好,第一天的大綱就有清楚寫明了,跟著要求做就好。課程參與就是看有沒有在線or回答問題。課後就是老師會在數位學苑的討論區開樓,我們去寫寫心得而已,很簡單。最後的小考就都是選擇題,都是教學內容的精華,網上未必可以找到完整答案,不過有聽課+理解就不會難。以上的我都有好好認真完成,最後我的分數90給大家參考。(排名沒出也不懂算甜不甜XD,不過也不算滿意因為組員都人間蒸發我很不開心:( )

【辛法春】東南亞多元與發展

課程名稱:東南亞多元與發展
授課教師:辛法春
推薦程度(1 ~ 5):0

課程評論:

一整個很自我為中心的老師,整天在吹噓自己小孩多厲害,然後讀大葉?(沒有要戰學校的意思,是針對老師 並非針對學校)

然後說他小孩工作兩年就升經理,是保險業?(沒有要戰職業,只是想說這行業為了好成交,所以頭銜都會比較好聽)

然後硬是要你學end note,我就完全不懂 我修的是東南亞,為何硬是要學這個?

然後還把我的期末報告搞丟…

問他我的成績時態度也是很不好,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雷碧秀】編輯設計與數位出版學

課程名稱:編輯設計與數位出版學
授課教師:雷碧秀
推薦程度(1 ~ 5):1.5
評分方式:

期初所說的算分方式

期末所用的算分方式

課程評論:

我超級不推這堂課是因為我覺得110-1上課有點太誇張,當初上課是抱持著真的要學編輯相關知識的心態,原本的課程大綱規劃也安排了許多跟出版製作相關的課程,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

原先的課程大綱: 1 2 3

後來後半段直接改成聽講座,我能夠理解老師可能為了學校的一些活動將課程改掉,但有一些講座沒辦法與編輯搭上關係--至少我是看不出什麼關聯性。雖然電子書的確跟CSS跟HTML有關,但前面也沒特別談到要寫程式碼,教的時間也很短,導致當時大家聽課的時候都有點跟不上進度。

後半段學期的課程規劃:1

然後評分方式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改那麼多…也許是我後來沒認真上課老師有講過吧,但還是覺得不太公平,有兩個平時作業直接佔總成績10%,也不知道為什麼會佔這麼重,跟原本說得不太一樣。

我之所以給那麼低分是因為我覺得沒有學到什麼東西,給分還算甜,但不曉得為什麼要把評分制度大改,我跟我朋友都各自沒交一個平時作業,就因為我沒交到佔10%的作業,比他還要低了五分。

總之如果想學東西,就不要去比較好。老師的各種作法都讓人匪夷所思,每次交期中期末作業的時候都以為自己在自學,更改課程、評分方式隨心所欲,如果能夠忍受老師這麼「有彈性」的教學方式再去上課比較好。

 

補充:我有上這個老師另外一堂課,我就覺得另外一堂課比較正常,所以我不太清楚編輯設計與數位出版學110-1到底發生什麼事,雖然另外一堂課比較正常,但我大概不會想再上這個老師的課了……

【查忻】早期臺灣的歷史與文化

課程名稱:早期臺灣的歷史與文化
授課教師:查忻
推薦程度(1 ~ 5):4

評分方式:

每堂課都會點名,翹三次(含)以上平時會直接零分。這點老師有確實執行,非常重要。

期中期末考是採數位學院作答的方式,主要是寫課程心得,建議上課(至少其中幾節)要做詳細的逐字筆記。

負擔比較重的應該是期中讀書心讀報告,需要閱讀周婉窈的台灣歷史圖說,寫整本(雖然只上到開港前)的報告。

其次則是期末的族譜報告。

課程評論:

建議要對台灣史有興趣的同學再來修習!

如果上課期間在打電動、未經允許擅自拍攝投影片、或是睡覺、以及早退,都會被老師抓到,可能會在課堂上直接被罵,

這也是上學期曾發生過的事。

至於給分部分,學期成績是滿意的(8末9初),總歸一句話,推薦給對於台灣史有興趣的同學上,但並非涼甜的學分課程。

【劉素芬/林子晴】藝術輔療與高齡社會服務

課程名稱:藝術輔療與高齡社會服務
授課教師:劉素芬/林子晴
推薦程度(1 ~ 5):4.5
評分方式:期中個人訪談長者報告(20%,由兩位老師各自評分),初始活動計劃書(0%),第一、二次實作報告心得檢討(15%+15%),第三次最終實作計劃書報告心得(30%),期末選擇題小考(20%),業師額外加分(5%)

課程評論:我是外系修通識的,會和社工系一起上課。課堂內容非常多,也會邀請外面專業藝術長者輔療的業師來進行授課講座這樣。前期就學習課程內容理論這樣,後期就是學以致用,會需要對社區長者進行活動和服務。活動都是小組方式進行,所以組員非常重要!!!好的組員可以互相學習,做出好的計劃書,然後帶領長者過程中不會有冷場or長者體驗不佳的狀況。

我個人原本就是隨便選上的,後來發現它的專業度蠻高的,所以真的有興趣願意嘗試挑戰的才選!整個過程裡真的是獲益良多,特別是從很棒的學姐組員裡得到很多提升,我基本都是被帶飛,最後分數拿9X。然後出席率很重要,不要遲到或曠課(會扣很多分),如果真的不小心發生狀況請假就對了,老師們都會批的。發現期末小考根本簡單到爆,那些業師上的專業性的內容幾乎沒有出現TT,多去讀兩位老師的PPT就ok了。

反正總的來說應該不涼也不甜,可是只要花時間認真去學習做(對啦就是要比較辛苦一點XD),就可以高分和獲益良多。有愛。有興趣、願意花時間心力去挑戰就選吧,是個讓你發揮愛心的地方,當作那種營隊就好。最重要的是,沒興趣意願拜託別選,還有組員慎選!!!(盡量和女生一起,感覺沒那麼雷)

【吳惠玲】文學與人生

課程名稱:文學與人生
授課教師:吳惠玲
推薦程度(1 ~ 5):4.8
評分方式:期末一份3000字報告+看電影報告

課程評論:非常涼(可是教室很熱老師都不開風扇),老師很好,不過還是要注重出席率,因為都會點名做評分標準,人太少會親自點名。分數老師都不會給95+除非你的文章驚為天人。基本上都是80~90這個區間吧,我自己全到(幾次都是朋友幫忙點名),報告很認真做,拿90,還行吧因為畢竟真的很涼。想學很很多深入的文學可能無法,反正去那邊都是看看電影,聽老師說故事,就是去放鬆的哈哈~

【辛法春】東南亞多元與發展

課程名稱:(進修)東南亞多元與發展
授課教師:辛法春
推薦程度(1 ~ 5):4
評分方式:期中書目+期末摘要/2,然後平時課後寫反思筆記、出勤率、延伸活動、上台報告有加分(老師說的)

課程評論:相信這個老師的資料網絡上都能找到了,課程的話真的是非課程主題的偏多,都是她在分享生命故事,個人覺得ok不排斥。她會印很多講義,雖然上課沒教完不過自己讀還是可以學習到很多。我覺得偏涼,不過甜不甜我就不懂了,因為一堆混的分數都好像比我高(?氣死

我日間部跑去修夜間的,然後我還是覺得評分標準不明,版上一堆說99的都不懂是不是真的,我也沒好意思去問班上的同學分數TT反正我覺得自己都是有達到做到她的標準,也有去詢問她結果直接被吉,只好被迫接受我的90分,可能是我不知足吧。

【涂菀凌】音樂劇欣賞

課程名稱:音樂劇欣賞
授課教師:涂菀凌
推薦程度(1 ~ 5):2
評分方式:出席24%(一學期到課12次 ,一次兩分,全勤總成績+5,任何理由未到課皆取消全勤)+ 期中報告35% +期末報告35%+兩次自主學習報告 一次3% 共計6%

課程評論:老師上課認真,備課素材豐富且會介紹許多音樂劇及播放影片,如果真的很喜歡音樂劇的同學,不會一無所獲。老師回email積極,不會有找不到老師之疑,有疑問可以立即寫信給老師,她會很快解惑。

但是作業很難寫,老師給分很嚴厲,學期總成績以通識課而言,非常難看。最大的問題是報告說明時,老師的說明非常籠統空泛。譬如說報告要求給寫出音樂劇之「簡介」,但是老師沒有說明清楚他要的東西,我們寫了一大堆自認是簡介的東西,最後老師仍挑出我們有很多內容沒有寫到,令人困惑。老師要求的東西很多,但是說明並不清楚。據網路上有同學補充,老師在檢討時說同學們寫的資料是錯誤的。但是我們不是音樂相關專業的學生,完成報告都是依賴網路上查找資料,自然沒有能力辨別資料的對錯,老師卻不在寫報告前給與更多的提示。而就報告內容而言,題目非常複雜。例如要寫作曲家創作動機等等,有些資料非常難查,查了又不是老師想看到的。在非常認真、用心書寫完報告後,得到非常低的分數。分數上,付出跟所得極度不成比例,白話的說法就是:cp值超級低。就分數結果而言,一個班60多人,90分以上的個位數。班平均放在通識課裡面也是低的。

簡而言之:不涼、不甜。

以上評價是寫給很重視自己的分數,想要在通識課拿高分的同學,請慎重考量。

我在這裡不否定老師的課程及認真程度,當然拿到低分我也有必須要檢討的問題,畢竟還是有少數同學在老師手上拿到高分。但是針對為了拿高分而上通識課的同學,有太多太多能夠幫助達成目的、又能有所得的課程,故書寫此文章。

對於音樂劇或是西洋音樂有興趣、想要探詢知識的同學仍可加入老師的課程,應還是有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