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至美】歐洲統合導論

課程名稱:歐洲統合導論
授課教師:羅至美
推薦程度(1 ~ 5):4
評分方式:全英文授課、不看出缺席、課堂表現、報告內容、考試成績

課程評論:

授課內容是講述歐盟的起源,從不同的國際組織、時空脈絡、世界大戰等等因素,使歐洲各國在經過不同的角力後成立歐洲聯盟。

會印一本原文的資料,每個禮拜都會有規定要讀的頁數,每個禮拜會分配組別來進行導讀,當週會從導讀內容中選幾題問題進行討論,所以務必要看書,想要訓練英文閱讀能力或是想要精進英文報告能力的可以藉由這門課來增加說到英文的機會。

老師不看出缺席,她認為出席是學生自身的本分,老師的本分是教學,你如果不來也沒有方法可以逼你來。期中會有一次考試,通常題目會從之前討論過的題目出,所以非常簡單,只要有上課有複習就可以輕鬆拿下,答題的時候可以使用中文或英文作答。

期末會有一個「表現」形式不拘,會在課堂上大家共同集思廣益,可能會是就歐盟的主題舉辦模擬高峰會進行辯論、拍攝微電影、設計桌遊等等,老師期待看到學生運用課堂所學去進行一個有創意的表現,會花一些時間,但個人覺得過程是有趣的。

總之老師教學很認真,內容很扎實,所以想要學到東西的人可以來上,想要混的就先不要。

【郭昱瑩】政策分析

課程名稱:政策分析
授課教師:郭昱瑩
推薦程度(1 ~ 5):4
評分方式:

上學期-點名+個人報告一個+小組報告一到兩個+期中考+期末考

下學期-點名+個人報告一個+小組報告四到五個+期中考+期末考

課程評論:

這堂課上學期就是平常幾乎都會點名(早到有時候能加分),上課老師會用PPT加上影片輔助,內容就是公共政策的東西和經濟學的東西結合。報告的話個人的政策分享上台報告一個,另外就是小組政策模型的報告大概一個到兩個,基本上上學期的報告都不太困難。期中期末就是考老師上課用書和PPT裡面的東西,有簡答題和申論題,基本上蠻活的,不是那種要死背的考試。

下學期也一樣平常幾乎都會點名,上課方式一樣,只是內容會專精在幾個模型理論的解釋和應用。報告的話一樣有一個個人的政策分享上台報告,但小組的模型報告就大概增加到四、五個左右,比起上學期的報告來說難度會稍微增加一些。期中期末考跟上學期一樣就是考書裡面的東西、上課的東西、同學報告的東西這樣。

總體來說我覺得是門好課,可以學到很多很多東西,上台報告雖然很多有點累,但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把冷冰冰的理論套用到日常生活實際層面上,去做出一個統整的報告,我覺得還蠻有價值的,老師人也很好很溫柔,上課也會常常把課程內容和國際時事連結,總體來說真的是一堂蠻推薦的課程。

【張育哲】公共政策名著導讀

課程名稱:公共政策名著導讀
授課教師:張育哲
推薦程度(1 ~ 5):3
評分方式:

幾乎每次點名+上台個人報告一到兩次+期中考+期末書面報告

課程評論:

這堂課老師會印關於行政、政策、政治相關的原文書,一學期大概看個兩本,難度不一,每堂課會輪流由一位同學先上台報告事先分配好的頁數,也就是進行書本的導讀報告(每學期會有一到兩次這樣的報告),之後再由老師講解書本的內容。而老師上課除了講解書的內容以外也會將其和台灣或是整個國際的時事做結合,可以學到一些額外補充的知識,我覺得這部分還不錯。期中考的部分就是幾題申論題,基本上都是書本裡面的內容,不會是太死背的題目,但書本的內容還是多少要背,不然可能回答不太出來,期末的部分就是交上課用書的閱讀心得的電子檔就可以了。

整體來說我覺得是堂偏涼的課,而且能學到東西,雖然原文書有時有點枯燥又繁雜,但老師選的書都是很經典的書,還是值得一讀的。

【顧慕晴】中國政治制度史

課程名稱:中國政治制度史
授課教師:顧慕晴
推薦程度(1 ~ 5):3.5
評分方式:出席、段考(應該只考期末考)

課程評論:

因為中國政治制度非常多東西可以說,但宰相層級、官制、部制層級、各級地方政府層級這些最基本的制度,都會各朝代跑一次,如果你對哪個制度額外有興趣,也可以跟老師商量,說不定可以額外加到課程大綱。

沒有指定教科書,主要是老師講兼板書,同學做筆記,筆記非常重要,攸關到你段考考得好不好,我記得期末老師會一個個請上台,拿筆記給他看,我是三年前修的,不知現在還有沒有…. 至於會不會洩段考題?老師會說考哪個重要的「觀念」,算是誠意十足!

我記得會久久點個名,但頻率不高不到五次我記得….

綜觀而論,要學到東西,我認為是有的,老師把最基本、由淺入深地解說政治制度;至於學期成績只要考試不要太誇張亂寫、筆記有寫(我之前看到老師邊看同學筆記編在點名表註記不知道代表什麼意思…點名還是列入平常分數?)基本上八九十分不是問題

 

【侯漢君】政治發展理論

課程名稱:政治發展理論
授課教師:侯漢君
推薦程度(1 ~ 5):2.5
評分方式:他其實沒有說明評分方式,非常含糊!但有個人報告和期中考!

課程評論:

使用教科書是《發展理論:解構與重構》,但用到的頻率非常之少,所以書非常的新 XD

絕大部分都以他自己補充的英文和中文論文上課,中文論文佔多數,有時會請同學解釋論文內容,換言之,要預習!

我個人認為整體課程沒有一個中心主軸,也沒有完全觸及政治發展的全貌,是典型喜歡教什麼就教什麼的老師,所以你一年下來不知道學到什麼是很正常!你甚至會懷疑段考題目有沒有教到這個概念…..

至於報告,上學期跟下學期的題目是一樣的,只是上學期是初稿,下學期的完整作品,題目自己訂,關於本國政治制度的比較或與國外比較皆可。我記得老師有時候會請同學上去分享你自己的報告內容。

有點名,但頻率非常之少,大約兩三次

老師會提早下課半小時左右,甚至更早,通常是四點半下課,中途不下課。

整體而言,究竟上述的課程進行方式如何轉化成評分比重,老師並無詳細說明,我認為處在評分不確定性極高的課程,學期總成績如果考試報告都有交不要敷衍遲交,八十分以上還是沒問題

【葉仁昌】中國政治思想史

課程名稱:中國政治思想史
授課教師:葉仁昌
推薦程度(1 ~ 5):3.5
評分方式:每章授畢後需以「思考與討論問題」為作業

課程評論:

上課不能開筆電和手機,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老師如果看到會點你、會念你!

我記得沒有點名、段考;換言之,每章授畢的「思考與討論問題」作業就很重要,老師有個人網站,裡面放了思考與討論問題題目(我記得是十選八題)、上課簡報(請自己印出來)。

切記作業要準時交給課代,由課代統一彙整大家作業交給老師,如果你個人遲交作業也不用自己寄給老師或給課代,除非你說服老師(機率應該是隕石撞地球的機率),不然老師絕對不會收遲交作業,你哭你鬧都沒用!

老師的自製簡報,也不會照簡報念,反而講解的很細緻,甚至說時事說故事!也會說到執政黨的事情或他兒子的事情 XD 老師聲音很迷人,聲音抑揚頓挫,至少我不會睡著也蠻有趣的!

我記得每個章節都會配一部電影讓大家看,整體來說一個主題約三周左右,整年都圍繞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思想,例如儒法道墨,近代的中國政治思想因時間不夠而沒辦法教到。

我覺得老師給分是蠻爽快,作業不要隨便呼攏寫幾個字,通常學期總成績要八九十分沒問題

【胡龍騰】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原名人事行政)

課程名稱: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授課教師:胡龍騰
推薦程度(1 ~ 5):4.5
評分方式:點名(含課堂參與)、分組報告、期中考及期末考

課程評論:

上課用簡報,書只是輔助,但也不是照稿念簡報或書,老師會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甚至舉些例子

上課會拋些小問題,請周邊同學討論,老師之後會問大家(似乎可以加課堂參與的分)

老師會點名,但點名頻率不定,一學期點個五六次

期中考及期末考都是各四題申論題;老師習慣期末考前的前一周發期中考考卷(公共政策也是一樣),老師說這樣才能激勵大家讀期末考XD

老師上下學期都要做分組報告,上學期我記得是情境演練,每個情境都是真實發生的案例,之後請各組抽籤,各組要藉由抽到的情境,去演個短劇,但老師只會把情境寫一半,至於結局需要各組去造化;下學期則是PBL問題解決小組報告,這我有點忘記是甚麼東西,依稀印象是找個人事行政相關的議題或案例,各組設計一個解決方案(這個不用演短劇啦XD),我是覺得報告很好玩,但真的很燒腦。

總結來說,雖然很燒腦,但我覺得能把書本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解決,我自己是受益良多!

【劉如慧】行政法

課程名稱:行政法
授課教師:劉如慧
推薦程度(1 ~ 5):4
評分方式:期中考及期末考;會依照平時表現微調分數

課程評論:

課堂使用莊國榮老師的行政法,至於要用哪一版的書,老師沒有硬性規定,但一定要買書,老師上課用書!

我記得老師沒有點名,而是藉由課堂隨堂考試順便點名(這個隨堂考卷會發回去),老師會收回去登記分數。

我覺得老師不是只會照書念,而是在重要概念時會用白話的方式解說,至少我是聽得懂啦,所以我覺得教的不錯,但段考看到案例題卻不會寫QQ

我覺得老師好NICE 以前上課老師還跟我們分享她去德國留學的故事還有他的一些小故事~

至於期中考和期末考,我記得選擇題和申論題配分各半,選擇題是國考題目,申論題(案例題)好像是老師自己開發的,如果期中考考不及格,我記得會給補救機會,真的很感謝老師!如果你段考一直沒有很好,至少要來上課、爭取補救機會、隨堂考試要考,應該都會過啦

 

【羅清俊】國會法案分析

課程名稱:國會法案分析
授課教師:羅清俊
推薦程度(1 ~ 5):3.5
評分方式:期末考、分組報告、課本分組章節導讀

課程評論:

老師使用的是陳銘祥老師的法政策學

老師不太點名,但很會認人XDD 算是另類的印象分數吧

上課有時會點同學回答問題

分組報告是請同學去找你們感興趣的立法院的通過法案,一定要找通過(新訂法案或修正案皆可)的法案的,因為這個報告要做法案的立法緣由、重要的法律規定或概念、當初立法過程的期程、各黨派對這個案子的立場等,我記得我當時修的那一屆有同學做政黨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等等

課本分組導讀是期初時,要分組然後要各組協調哪一組導讀書本的哪一章節,同學就是依指定導讀章節做簡報,我記得是一節課或更長的導讀時間,跟上面分組報告的時間一樣。

至於為甚麼是3.5分,我比較期待從老師身上學到法案分析的理論,而不是透過各組導讀書本的方式進行,換言之,我反而比較希望導讀放在碩博班在做比較好。

而這門課涼不涼?老實說我覺得很涼,報告中規中矩不會造成太大負擔

最後,期末考有一題是送分題,就是評析自己這組分組報告的內容,然後我還記得另一題是隨便挑書本一章節寫你對這章節學到的重要理論,寫越多越好,我想這兩題都是很好發揮的題目,學期總成績要拿九十分以上不是問題!

【林淑馨】公共管理

課程名稱:公共管理
授課教師:林淑馨
推薦程度(1 ~ 5):4
評分方式:期中考、期末考、點名、報告(四項佔學期總成績之佔比依個人期中考及期末考分數好壞而定,例如你段考考很差,將段考佔比變少,平常分數佔比變多,具體而言,佔比的比例我當時那屆只有兩個選項,段考45%+平常成績55%或是段考55%+平常成績45%,看這兩個選項哪個你得到的學期成績比較高就用這個分數!)

課程評論:

使用老師自己寫的書,但老師在前四章會講得非常快,她的理由是:「我教的行政學已經都說過了」但時間有限,整本書不會上完,但她還是會提點沒上的地方可能是高普考的出題重點,我認為這門課對準備一般行政是有一定功用的

每堂必點名,可見老師注重出席態度

如果同學回答老師上課的問題,課後可以跟老師登記加課堂分數

報告就是找一個案例並與公共管理章節結合的報告,可以個人寫一份,也可以兩人一組,老師會徵求同學上台口頭報告,我記得可以加分,如果沒有上台報告就期末交書面報告。但我忘記上台報告的同學還要不要再交書面報告了…但可以加分就是爽阿!

期中期末考都是申論題,題目數不拘,但我記得有些同學會寫不完….(考兩個小時還寫不完阿QQ 我認為老師的評分判准在看完書本內容後,用自己的話詮釋理論,如果能寫出與課本不同的論述,且觀點獨到、理論與舉例案例說明得宜,考卷分數會更高,段考要逼近一百分不是問題。段考後,助教會把段考申論題寫得不錯的放在數位學苑給同學觀摩,還會說明給分標準,同儕間的學習藉此發揮功能

整體來說,看得出老師希望培養同學公共管理與實務連結的能力,從段考考試閱卷到報告都是如此,老師曾說公共管理其實是最好讀的課程,因為它就是實務性運用性強的學科,不要死背!